2013年NBA选秀:安东尼·本内特的崛起与陨落
2013年6月27日,NBA选秀大会在纽约布鲁克林巴克莱中心举行。克利夫兰骑士队手握状元签,最终选择了来自加拿大的大前锋安东尼·本内特(Anthony Bennett)。然而,谁也没想到,这位被寄予厚望的新秀会成为NBA历史上最令人失望的状元之一。
选秀前的期待
在进入NBA之前,本内特在UNLV打出了一个不错的大一赛季,场均贡献16.1分、8.1个篮板,投篮命中率高达53.3%。他的身体素质出色,兼具内线冲击力和外线投射能力,被认为是一个全能型前锋。然而,2013年并非选秀大年,缺乏像勒布朗·詹姆斯或凯文·杜兰特这样的超级新星,因此本内特的状元身份也引发了争议。
NBA生涯的灾难开局
本内特的NBA生涯从一开始就充满坎坷。他在夏季联赛表现平平,而在常规赛首秀中,更是5投0中,仅靠罚球得到2分。整个新秀赛季,他场均仅贡献4.2分、3.0篮板,投篮命中率低至35.6%。由于表现糟糕,他甚至被下放到发展联盟(G League)锻炼,这在状元秀中极为罕见。
2014年夏天,骑士队为了组建“三巨头”(勒布朗·詹姆斯、凯里·欧文、凯文·乐福),将本内特交易至明尼苏达森林狼。然而,他的表现依然没有起色,最终在2015-16赛季被猛龙队裁掉。此后,他辗转篮网、太阳,甚至前往欧洲和海外联赛,但始终未能找回状态。
为何本内特成为“水货状元”?
1. 心理素质不足:本内特曾公开承认,自己承受了巨大的压力,导致比赛时缺乏自信。
2. 伤病影响:他在新秀赛季就遭遇肩部和膝盖伤势,影响了训练和比赛状态。
3. 技术短板:虽然具备一定的投篮能力,但他的防守和篮板能力远未达到NBA级别。
4. 选秀策略失误:2013年选秀整体质量不高,骑士队可能误判了本内特的潜力。
2013届选秀的其他球员
尽管本内特的表现令人失望,但2013届选秀仍涌现出几位优秀球员:
- 维克多·奥拉迪波(榜眼,魔术):两届全明星,最佳防守阵容成员。
- CJ·麦科勒姆(第10顺位,开拓者):常年场均20+的得分手。
- 鲁迪·戈贝尔(第27顺位,爵士):三届最佳防守球员,现效力森林狼。
相比之下,本内特的职业生涯显得格外黯淡。
结语
安东尼·本内特的NBA生涯是一个典型的“高开低走”案例。他的故事提醒我们,选秀并非绝对科学,天赋与机遇同样重要。如今,本内特已淡出NBA,但他的名字仍被球迷们提及,作为“水货状元”的代表之一。而对于2013届选秀的其他球员来说,他们的成功也证明,顺位并非决定一切,努力和适应能力同样关键。